- 遍喻
- 謂如來說法, 始末皆假喻, 以顯之也。 如經云: 三十三天有波利質多羅樹, 其根入地, 深五由延, 枝葉四布, 葉熟則黃, 黃必墮落, 落必變色, 變必生皰, 皰必生觜, 觜必開剖, 開剖之時, 香氣周遍, 光明普照, 諸天隨見, 即生歡喜, 夏三月時, 在下受樂。 皆譬喻佛之弟子也。 葉黃, 喻欲出家。 葉落者, 喻剃除鬚髮。 乃至夏三月者, 喻三三昧。 三十三天受快樂者, 喻諸佛住大涅槃, 得常樂我淨也, 是名遍喻。 (三十三, 即忉利天也。 梵語波利質多羅, 華言圓生, 即天樹王也。 梵語由延, 又曰由旬, 華言限量。 梵語三昧, 華言正定。 三三昧者, 空三昧、 無相三昧、 無願三昧也。 梵語涅槃, 華言滅度。 )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